第十一届世界和平论坛7月2日将正式在北京举行。7月1日,世界和平论坛会前小组讨论“气候与多边主义”在北京举行,该小组讨论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和联合国驻地协调员办公室联合主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小组讨论中,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在致辞中说到,就在这周,他同前来访华的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穆罕默德女士一起访问了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亲眼目睹了沙漠造林如何能改变人们的生活,而且还能够带来深远的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大规模的多用途造林活动显著改变了生态系统。这些项目为当地创造了急需的就业机会,保障了粮食安全,而且几乎使得整个地方都摆脱了贫困。发展中的中国也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通过多边合作,中国可以和其他国家分享重要的知识和经验,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小组讨论现场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战略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在讨论中表示,中国提出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两个“前”字极为重要。这个“前”是极具雄心的目标,具有很强的国家战略意图和政策导向,也体现了中国高层决策对科学的尊重,尤其是对未来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等不确定性的认识。
在问答环节,对于碳市场和碳定价,徐华清还表示,中国的态度比较清晰,欧盟提出碳关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理由是“不科学,也不公平,也不合理的”。中国对碳定价的基本看法是,以碳排放交易市场为主体来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碳定价机制,中国的碳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强有力的政策工具,也是一种创新的机制。欧盟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最根本的考虑是所谓的碳泄露,这个和中国的想法不一致。而且,欧盟自身的碳市场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短板,不能转嫁给其他的发展中国家。
据悉,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也被称作碳关税或碳边境调节税,是指在实施国内严格气候政策的基础上,要求进口或出口的高碳产品缴纳或退还相应的税费或碳配额。
“碳价由很多因素决定,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减排成本,减排成本里很大的因素是劳动力成本。中国的人均收入跟欧盟的人均收入差距、中国碳市场的碳价跟欧盟碳市场的碳价差距,两个区间是一样的,中国当下的碳价反映的是中国当下减排成本的接受能力,这是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减排目标下形成的碳价,中国的碳价是合理的。而要求中国的碳价和欧盟的碳价一致,目前显然是不可能的,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徐华清说。
此前,在2022年10月27日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指出,欧盟制定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实际上是设置了新的准入门槛,会导致我国相关产品出口难度增加。“我们反对以气候变化为名设立的任何形式的贸易和技术壁垒,这是一种单边措施,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上也不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而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在小组讨论中表示,工业化已经造成了让人难以相信的一种高奢侈的生活水平,尤其在发达国家,但这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繁荣的梦想必须是惠及所有人的,而且不能通过这种似乎不可持续的方式,比如说使用化石能源来驱动汽车来实现。
第十一届世界和平论坛将于7月1-3日举行,本届论坛以“求共识、促合作、稳秩序、护和平”为主题。
据悉,本届论坛将设四场大会讨论、19场小组讨论(含1场合作小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新任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夫,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等将作大会发言。在安排上,小组讨论相似的议题会分在不同的时间,主题包括经济安全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平衡、重构稳定的中美关系框架、寻求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供应链重构与全球化走向、数字空间的共同安全与国际合作等。
世界和平论坛创办于2012年,是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的非官方年度国际安全论坛。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吴阳 实习生 朱荣 北京报道
编辑 廖庆丰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