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上的斯巴达人和希洛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维持霸权的做法以及中国摆脱霸权的出路。
斯巴达位于希腊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拉哥尼亚地区,是一块三面环山的马蹄形河谷。因为该地区阳光明媚,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所以农业比较发达。实际上,斯巴达在希腊语中的本意便是“适合耕种的地方”。
【资料图】
但这个地方原本并不是斯巴达人的故乡,公元前11世纪,北希腊的多利安人逐渐强大,他们声称自己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后裔,应该夺回“赫拉克勒斯的领地”,这借口明显是瞎编的,但是抢地盘总得有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不是?他们在希腊北部招兵买马,进而大举南下,消灭了迈锡尼人,占领了包括斯巴达在内的南部希腊。这次多利安人的南下被称作“大力神归来”。
当时,这一地区群国林立,各国间战乱不断,斯巴达只不过是众多小国之一。到了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凭借其天然的地理优势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强势统一了拉哥尼亚地区,建立起统一的、高度军事化的拉哥尼亚城邦,并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吞并了美塞尼亚。使美塞尼亚人沦为它们的奴隶,即后来的希洛人。美塞尼亚位于斯巴达的西面,面积虽然比拉哥尼亚狭小,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和斯巴达人属于同一个民族。经过两次美塞尼亚战争,打了将近100年的时间,斯巴达人终于将美塞尼亚吞并了。在这个过程中,斯巴达的居民逐渐形成了三个阶层。
第一、自称“平等人”的斯巴达人是统治阶级,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加入一种具有军事性质的“平等者公社”。早年约有9000户。
第二、庇里阿西人,即“边民”之意,他们是由斯巴达人最先征服的拉哥尼亚人和征服美塞尼亚时自愿投降的美塞尼亚人组成。
第三、希洛人,是最底层的阶级,他们要为斯巴达人耕作,向主人交纳实物地租。此外,他们还要为斯巴达人服各种苦役,战时要随军,修桥修路,运输供给。但是他们可以组成家庭,也有部分用具产品供自己支配。
希洛人在数量上比斯巴达人多很多,一般是七个希洛人家庭奉养一个斯巴达人家庭。他们每年要把产出的一半以上交给奴隶主,自己过着青黄不接、牛马不如的生活。
人口比例上的悬殊,使斯巴达人感到威胁,他们畏惧希洛人会起义反抗,于是用尽种种残酷的办法迫害、消灭他们。最通用的一种方式叫“克鲁普特亚”,就是秘密行动的意思。
当国王或者元老院感到有必要时,便会派青年战士组成行动队到农村去。这些战士们白天埋伏在希洛人村庄附近,夜里出来杀死他们所遇到的每一个希洛人。有时候他们还会到希洛人干活的农地里,屠杀那些体魄强健、富有反抗精神的希洛人。每年新当选的监察官一上任,就要举行对希洛人的“宣战”仪式,以宗教的名义任意杀戮他们。
每当发生战争时,希洛人还必须服兵役。斯巴达的军队主力是重装步兵,其盔甲、盾牌、长矛等一身武器装备至少有30千克重。希洛人主要为重装步兵服务,行军时为主人携带装备、准备给养;作战时跟在主人身后,用棍棒击杀受伤的敌人,并救护受伤的主人。除此之外。当遇到不明危险时,他们还被迫组成先锋兵,用自己的生命去探明地方的虚实,消耗地方的兵力。
有些希洛人希望通过战争中立功来赎身,便拼死替斯巴达人作战。在斯巴达与雅典的一次战争中,2000名勇武的希洛人浴血奋战,立下了显赫的战功。斯巴达人给他们带上花冠,并答应给他们自由。接着。这些希洛人被带到一个神庙中去向神灵谢恩。然而。当希洛人满心欢喜地从庙中出来时,迎接它们的不是自由,而是一场残酷的大屠杀。手无寸铁的2000名希洛人全部惨遭杀害。
公元前464年,希洛人利用大地震后的混乱局面揭竿而起,这场大规模的起义迅速席卷了斯巴达全境。希洛人联合起来,拿起武器杀死了压迫他们的奴隶主,并围攻了斯巴达的首都。斯巴达束手无策,只好向宿敌雅典求援。雅典和其他城邦都纷纷派出人马。希洛起义军退守到伊托木山,在那里构筑要塞,建立根据地,与斯巴达人展开顽强对抗。希洛人深知,如果投降,等待他们的绝对是比以往更加残酷的暴行。他们决定背水一战,不是胜利,就是死亡。这场史称“第三次美塞尼亚战争”的武装起义坚持了10年。
希洛人原本是斯巴达的主要耕农,斯巴达人早已脱离了农业生产,因此希洛人起义后,大片土地无人耕种。粮食补给不能自足,加上一部分庇里阿西人也跟随起义,斯巴达人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危险。如果不早日解决内乱,外患迟早会接踵而至。
迫于无奈,顽固的斯巴达奴隶主只好与希洛人和解,经过谈判。斯巴达人同意希洛人离开伯罗奔尼撒半岛。在获得自由后。希洛人渡海西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北端落脚,建起了城邦赞克洛伊,此城后改称墨萨拿,即今日的墨西拿。
斯巴达人对希洛人的压制,是出于对被压迫者的恐惧,这同今天的美国恐惧中国是一个道理。就像希洛人不能指望通过替斯巴达人卖命来改变命运一样,中国人也不能指望我们俯首称臣就可以得到美国的网开一面。我们摆脱美国霸凌的唯一途径就是背水一战,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