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躯体关节之痛十二经之输穴均具有治疗躯体关节痛的作用,主要包括经脉循行部位的躯体关节痛、输穴近部的躯体关节痛及脏病引起的躯体关节痛。六阳经输穴善治远部痛症:手足六阳经输穴善治颈、肩、腰背、四肢部位的痛症,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手三阳经输穴以治疗颈项痛、上肢痛为主。颈项及上肢痛因于外邪侵袭者宜取后溪、三间,而热痛者宜取中渚。足三阳经输穴以治疗颈项痛、腰痛、下肢痛为主。外邪侵袭引起者宜取束骨、足临泣,由热引起者宜取陷谷。手三阴经输穴善治近部痛症:手三阴经输穴治疗躯体关节痛,则以治疗输穴所在的局部和邻近的痛症为主。太渊、大陵、神门均可疏通局部气血,善治腕臂痛。手三阴经输穴主要发挥局部作用。足三阴经输穴善治脏病体痛:足三阴经输穴不仅可治疗输穴所在的局部和邻近的痛症,又可治疗以本脏有病而反映在外的相应躯体关节痛。其中,太白以治脾湿外感引起的重痛为主,太溪以治肾阳虚衰引起的冷痛为主,太冲以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胀痛为主。
2.头面五官之痛输穴治疗的头面五官痛主要包括头痛、目痛、咽喉痛、齿痛等。束骨、中渚、足临泣、太白、太溪为治疗头痛的常用输穴;后溪、中渚、三间、足临泣、太冲为治疗目痛的常用输穴;中渚、大陵、太溪、太冲为治疗咽喉痛的常用输穴;三间、太溪为治疗齿痛的常用输穴。输穴善治头痛:头痛之病因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头痛中,风寒头痛宜取束骨,风热头痛宜取足临泣,风湿头痛宜取太白;内伤头痛中,肝阳头痛宜取中渚为主,肾虚头痛宜取太溪。输穴善治目痛:目痛常取后溪、中渚、三间以治风火侵袭者,取足临泣、太冲以治肝胆火热者。手三阳经输穴可疏风泄热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目痛。肝胆经输穴则善泄肝胆火治疗内火炽盛引起的目痛。输穴善治咽喉痛:咽喉痛的基本病机为火热或虚火上灼咽喉。外邪所致者宜取手少阳经输穴中渚;脏腑实火所致者宜取大陵、太冲;肾阴虚火旺所致者宜取太溪。输穴善治齿痛:古代文献中,治疗齿痛之输穴以太溪、三间为主。其中,手阳明经输穴三间主治阳明积热上壅引起的齿痛,足少阴经输穴太溪主治肾精亏虚、阴虚火旺引起的齿痛。
3.脏病痛症阴经输穴善治脏腑内伤引起的痛症,常表现为“心痛”“胁痛”“腰痛”“脘腹痛”“少腹痛”“阴痛”等。脏病引起的胸痛、脘腹痛为阴经输穴的主要治疗范畴,常用输穴有大陵、神门、太渊、太白、太溪;脏病引起的腰痛、胁痛亦可选取阴经输穴施治,与本文中足三阴经输穴治疗躯体关节痛相近。胸痛宜取心、心包、肺及肾经输穴,输穴所治疗的胸痛多与血瘀、寒凝、气滞等因素有关。太渊善治气机阻滞引起的胸痛;大陵、神门善治心气不足、心血瘀阻引起的胸痛;太溪善治寒凝心脉、心血瘀阻导致的胸痛。大陵具有益气通经止痛的作用。腹痛宜取脾、肾经输穴:腹痛常因于腹中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郁滞导致,不通则痛。输穴以取脾经、肾经输穴为主。其中,太白以治疗脾虚气滞引起的脘腹痛为主;太溪以治疗中虚脏寒、瘀阻腹中引起的脘腹痛为主。